香港地铁设计观察
设计 ·
香港地铁导视系统中的字体颜色和图标设计
不久前造访香港,踏入地铁站的一刻,便被其独特的马赛克瓷砖墙面和标识字体深深吸引。借此机会,与大家分享香港地铁设计中的巧思。
一、 标识:城市地理的抽象表达

香港地铁的标识设计充满象征意义。上方弧线代表九龙半岛,下方弧线代表香港岛,中间直线则象征着连接两地的地下铁路。整体以红色椭圆为底,蕴含了汉字印章的意境。
二、 字体:中西融合的视觉语言

香港地铁(现港铁)的中文标识采用宋体(香港称“明体”,台湾也称“明体”,日本称“明朝体”)。选择宋体作为公共导视字体,在当时颇具开创性。
- 名称小考: 这种字形盛行于明朝,传入日本后得名“明朝体”;而明清时期因崇尚宋代文化,多称之为“宋体”。有趣的是,宋代书刻体本身更为纤细修长,后世模仿其风格的字体反而被称为“仿宋体”。
- 设计理念: 宋体笔画细致、富有文化韵味。早期设计师柯炽坚认为:“地铁是城市精神的表征,而明体带有浓厚楷书基因,用于站牌方能彰显中华文化气质。”因此,港铁专用的“港铁宋”在传统宋体基础上加粗了横画,提升远距离辨识度。
- 中西合璧: 与之搭配的英文则采用无衬线字体。早期使用 Helvetica,1996 年秋季后的设计改用 Myriad Pro Semibold。这种宋体中文与无衬线英文的组合,完美体现了香港作为国际都市,融合中西文化的特质。
三、 马赛克瓷砖:色彩编码的实用艺术

香港地铁站月台的标志性元素之一,便是色彩斑斓的马赛克瓷砖墙面。
其设计初衷颇具人文关怀:在 1979 年地铁通车初期,考虑到当时市民识字率并非百分之百,便用不同颜色的墙面来区分站点,方便乘客识别。
月台的配色有几种原则:
- 呼应站名: “黄大仙”站用黄色,“蓝田”站用天蓝色。
- 营造意境: “乌溪沙”站选用泥色,“钻石山”站是灰褐色配零星白点。
- 反映环境: 近海站点如“筲箕湾”、“坚尼地城”多用蓝色,“彩虹”站则直接采用彩虹色。
- 突出枢纽: 大型换乘站或终点站(如“荃湾”、“旺角”、“中环”、“红磡”)采用醒目的红色。
- 确保区分度: 相邻车站的墙面颜色反差强烈,避免混淆。
四、 辅助色彩系统:统一的视觉指引

除了站点墙面的主色调,香港地铁系统的视觉指引中,黄色背景搭配黑色字体的组合至关重要,广泛应用于指示牌和路线图上。这套高效的色彩识别系统也延伸至巴士网络,只是在电子显示屏上采用了更现代的无衬线字体(推测为思源黑体等),保持了信息传递的清晰与统一。
相关项目
港铁马赛克 https://github.sayidhe.com/hongkong-mtr-mosaic/